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你手放哪呢,出生啊
薅广电羊毛!100元话费实付94.6元,还有电费96.9充100元!招团长~
警察踢打校园欺凌者:当事人不愿返校,派出所拒收锦旗
疯传!广州地铁突发!警方介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惊涛骇浪,极限思维”
Original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3-10-17
前天(5月30日),安全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对目前的国家安全形势做了最新论断,有两句话: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
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一直有留言询问对“惊涛骇浪”和“极限思维”的看法,国家安全确实需要格外重视,但抓住一两个词语过度发挥,容易理解偏了。
这几年,过去很多对政策不屑一顾,觉得市场、融资更重要的,经过现实教育后,终于醒悟过来了,但又走上另一个极端,过于急功近利,把资本市场量化那套搬到了政策分析上,再加上一些从体制内出去的说要抓住第一次出现的重点词汇,于是特别常见的就是对一份政策文件或者通稿进行词频统计,然后挑出来特别提神的重点词语说上一大堆。
但问题是,以为的第一次其实不是第一次,只不过看得少、积累不足。
重点词语当然重要,体制内语言也确实注意细节,但过细而且是孤立的看待那就成了教条了。读懂政策必须有长期的积累,要把一份政策、一个表态、一次讲话至少放到纵横两个坐标轴内去思考。
纵是时间轴
,要总结不同时期同一领域政策演进的脉络,思考什么时候出现的、转变的节点、不同时期的异同,搞清楚趋势;
横是环境轴
,要把单一的对象放在当前综合的环境中,以针对的核心领域为中心进行拓展,还要搜集对照不同部门、不同人士、不同领域的看法,搞清楚要针对的问题和目标。
如果研究分析政策,仅仅是对一个现成的文件进行静态的词频统计,再简单的点几个词语、画几个重点,那这么多行业、企业干嘛还要一年花几十万招政策研究人员,又何必重金邀请人接受电话采访或者做讲座?
这次的“惊涛骇浪”“极限思维”就是典型,能够发现国家层面把“极限思维”用在国家安全领域是首次,确实用功了,但还要按照前面提到的纵横轴深挖一下,横比较难,但可以先把纵梳理好。
有一个公开的工具可以好好利用: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
,汇总了1946年至今的所有人民日报报道,小镇的毕业论文就用到了这个数据库,借助这个数据库寻找线索,再进行扩大搜索、定位,今天就演示一下。
以“极限思维”为例,检索发现时间最早而且集中出现的是去年5月,与疫情防控有关,如果有积累,就会联想到去年5月9日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如果没有积累根据文中线索提取关键词也可以在百度搜索中获得。
为什么强调“人民日报”?
因为“极限思维”这样的词语很多人可能都用过,但既然想从关键词入手思考政策,那当然要
看权威信息来源
。
继续检索,第一次公开提到“极限思维”是2022年5月的电视电话会议,官方报道表述是“
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确保疫情可管可控,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
去年大会报告辅导读本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文的中间部分也出现“极限思维”,原文是“
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挑战
”。
如果对各种政策解读感兴趣,那么这本书一定要读。
从各类官方网站的报道、各地官方讲话中,去年开始也密集出现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的固定用法,现在这个词出现在了新一届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是政策语言的惯常做法,不宜过度解读。
“惊涛骇浪”也是类似的,具体方法不赘述了,记住重点围绕领导人、重要会议报道,各种二手三手非官方的都是杂音。
检索后就发现,“惊涛骇浪”这个词语早就用到了,比如2021年春节前的例行看望慰问,就有这样一句话“
过去一年极不平凡,有惊涛骇浪,有奋力拼搏,更有成功和胜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每个人都了不起。
”
显然,2020年就已经是“惊涛骇浪”了。
再然后2022年8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对过去10年进行了总结,认为过去十年“
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
”;去年大会报告也提到“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
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在今年两会结束后的总理见面会上也强调了这几点。
这次虽然“国家安全”“惊涛骇浪”“极限思维”同时放在一起,但不宜过度解读,不应该把重心放在这几个词上,更不能把这几个词与某些具体事件联系起来,这反而忽略了真正的重点。
在读者询问中,小镇是这样回复的: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当然也不是第一次提出了,去年大会报告就明确提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我们需要再往前梳理。
2021年11月18日,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
(这是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
2020年12月11日,最高层就“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
上一届大会,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
这是一条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完整脉络。
5月30日这次会议,真正的重点不是“惊涛骇浪”“极限思维”这几个词,关键是后面的内容,在这里推荐下小镇兄长的公众号“出卷人”(《
(笔记)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
》),他的风格是对重要讲话、会议报道不做任何解读,仅进行标注。
重点是什么呢?
第一段总书记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注意前面的“全面贯彻”“深刻认识”“正确把握”是认识、基础、避免偏离,后面的“新安全格局”“新局面”是目的,“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则是要做的。
而在后面具体谈怎么做时,点到几个关键词
“
实战实用
”,“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有机衔接、联动集成”
。
这几个特别重要,要理解这一点就需要了解更多的脉络,尤其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历史,这个机构是2013年11月全会公报指出要成立的,次年1月,研究决定了委员会设置,自此以后我们就拥有了应对国内外综合安全和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运作机制。
2018年两会结束后,也召开了新一届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
从公开渠道看,早在1997年就已经提出成立这一委员会,但想要成立这一机构,需要把很多部门统筹在一起,绝非易事,并不是说宣布成立就成立了,如果成立后运转不顺反而不利于发挥确保国家安全的目的。
此前一直由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也就是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来负责这一块工作,只是有局限性,不能把对内、对外的国家安全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经过持续的改革,各方面条件成熟,2013-2014年这一机构终于成型,成型后继续协调统筹各方,结合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挑战,2015年1月推出了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同年通过《国家安全法》,2017年写入党章,2021年推出了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等等。
相关的重要节点文件还包括2019年10月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21年11月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最终完成了“新安全格局”的构建,包括明确了国家安全包含哪些领域
(单独谈)
。
顶层架构完善了,需要做哪些工作也确定了,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加紧实干。5月30日会议最后点了几个重点工作:
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
国家安全教育
等。
(这几个点后面可以展开谈,但小镇需要斟酌下哪些可以谈,哪些不能谈,今天就先到这)
今天的文章有点枯燥,也算是方法论吧,希望大家从小镇这里不仅能得到“鱼”,更能学会自己抓鱼。
其他文章推荐
■
掌控自我、赢得未来的方法论
■
透过机构改革,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
讲事实挨骂,那还要不要讲事实?
48小时未发文,点击这里
■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防失联,
请关注“大树乡谈2022、20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